数据赋能教育未来 研讨明晰发展路径

时间:2021-08-20浏览:430

为促进我校信息化与教育的创新融合,进一步提升信息化人才队伍的水平,信息化建设处全体人员于8月19日下午在线参加了2021全国高校教育技术院长联席会,并集体学习了北京大学贾积有教授的《基于大规模数据挖掘的数学智能教学系统研发和应用研究》邀请报告,贾教授剖析了理想的因材施教与现实的矛盾所在,基于项目反应理论(IRT)开展计算机化的适应性测试(CAT),构建了在线数学教学系统,并基于学生的测试结果数据开展基于知识结构的文本挖掘,借助智能辅导教师给予学生个性化精准化辅导。公正准确的评价是现阶段教育中比较有难度的问题,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创新评价是一项革命性的研究。贾教授从实际角度进行实践和应用,通过自适应的学习及评测系统能实际地解决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8月20日下午,王小军总工程师组织信息化建设处全体同事基于学习内容并结合我校完全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育新基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展开深度研讨,各位同事积极发表学习心得与意见。

郝喆提到贾教授的报告中体现到了真正的在线教育大规模数据挖掘,我校数据目前尚在数据打通和治理过程中,已经能够实现部分数据的统计分类和展示,但是离真正的数据挖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下一步我们要往数字化创新转型、智能化方向发展,数据挖掘是必经之路,这次贾教授的报告也为后续我校数据治理提供了创新思路。李凤霞提到在当前远程教育实践中,以视听媒体通道为主,媒体通道比较单一,不利于学生多元化发展与互动参与。借鉴本次报告思路,可通过输入和输出机制的变革,建立多通道交互系统,收集多模态数据,并在学生识别、参与度提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张伟提到人工智能推动了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可以借助智能教学系统进行某个学科的深入学习,并用适合自己学习风格的方式进行学习,而不仅仅被局限于正规学校里进行的传统学习。陈明权提到贾教授对该系统设计较为精巧,能够从实际出发,利用有关知识去分析有关现实问题,但该系统主要的难点是评估学生的在线学习效能。

会议最后,王小军指出,我校作为拥有一百多万在线学习者、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型高等学校,教育大数据是实时反馈教学质量、创新教育服务的重要资源。未来还需要在挖掘教育数据的价值方面下功夫,当前重点是结合我校正在开展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项目,在教育数据的采集、管理与挖掘等方面做深、做强、做优,深化数据意识、强化数据安全、优化数据应用。同时也要求各位同事要不断加强业务与技术学习,提升自身数据能力与素养,以更加扎实的专业能力迎接数据时代的新挑战,创造更多的成果服务好师生。

(图/文:李凤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