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处开展完全学分制平台建设调研会

时间:2021-12-03浏览:428

12月1日-2日,信息化建设处在定淮门校区图书馆楼612会议室开展两场完全学分制平台建设调研会。会议由信息化建设处王小军总工程师主持,学科建设处唐荣处长、周雪梅、许文静等老师、信息化建设处全体人员以及学堂在线、超星公司的工程师们参加了会议。

“完全学分制”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必然要求,实施完全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实现开放大学转型发展、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系统工程。配套建设一站式数智化综合管理系统,以满足完全学分制下全流程在线教学和管理的目标要求,利用完备的软硬件设施和高质量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需求、为教师提供智能化教学运行需求、为管理者提供一体化业务管理需求。

清华大学学堂在线的工程师从产品简介、应用场景、专属服务、实施方案及典型案例等方面对智慧教学一体化平台作详细介绍,并通过实际操作现场展示“荷塘雨课堂”产品的核心功能。学堂在线一体化平台采用多种模式混合式教学,从“教”“学”“考”“管”“评”等维度实现教学过程的无缝融合。其中智慧教学服务能够记录完整教学过程,做到课前、课中、课后数据留痕,同时具备资源共享复用、开课模式多元、课程考核多维等特点。

超星公司的工程师以服务教育信息化的企业角度,针对疫情常态化大背景,分享了超星教学一体化平台的探索与成就情况。平台以教学为基础,将考试、管理、评级及资源建设,围绕核心业务整合至学校的校本平台,从而支撑常态化教学和教学改革工作。积木式的微应用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灵活组装,实现教学、数据、资源、项目等各类管理;示范教学包具有课程、资源、模块等属性,能够推动资源与教学的高度融合。

信息化建设处李凤霞从我校的显著特点出发,详细阐述了开放教育一体化平台的建设与运行情况。我校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展开放本专科教育、全日制高职教育和社会教育,与73所市开放大学共同构建了覆盖全省城乡的办学系统和服务体系,目前开放教育在校生15.6万人,高职在校生1.7万人,社会教育学员166万人,具有体系大、人数多、流程全等显著特点。开放教育一体化平台从2017年建设至今,以教学教务一体化平台为核心,逐渐建成网络考试平台、综合实践教学平台、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平台等子系统。教学教务平台贯穿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核心的全教育场景,链接“教”“学”“练”“管”“测”“评”的全生命周期闭环教学与管理,不断功能升级迭代开发,提升交互性和友好性,增强学生学习体验。

唐荣向大家介绍了完全学分制的内涵及特点,并指出当前建设完全学分制平台的难点与痛点。完全学分制是一种以选课制为核心和灵魂,导师制为重要保证,绩点制为衡量指标,弹性学制为学籍管理方式的教学管理制度,还包括学分认定与转换、信息化智能化等内容。目前,课程地图、课程库、师资库、“以课程为中心”的管理闭环仍需持续探索,从而为平台建设确定方向、提供思路。与会人员针对完全学分制的疑惑之处和平台建设的相关思考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交流。

王小军总结到,完全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我校实行具有诸多先天优势,改革实施与平台迭代建设势在必行,目前已经具备一定基础,但仍需要校内外各方通力合作,各取所长,从而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两场调研会使得与会人员深刻体会公司产品的功能与优势,为建设完全学分制平台提供了可借鉴之处,拓宽了思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续还要就平台建设的细节之处与公司展开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