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业务交流 分享技术成果系列之七十三

时间:2023-06-09浏览:653

6月8日上午,信息化建设处在定淮门校区图书馆楼701会议室举行了“加强技术交流分享技术成果”主题活动,冯余佳和赵宇航分别进行学习分享与交流,会议由黄黎副处长主持,信息化建设处全体成员参与。

本次技术分享首先由黄黎带领大家学习了《构建嵌入式服务生态,破解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隔离难题》,针对当前大量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之间存在的相互隔离的现实难题,从核心模式、技术架构、业务流程和生态构建四方面介绍了全新的教育公共服务技术架构以及构建服务嵌入、面向业务流、多主体协同的智慧教育服务新生态以有效破解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隔离难题。

冯余佳以《在线课程作业设计策略——基于八门在线课程样本的分析证据》为题,介绍了作业与作业设计策略以及作业设计策略研究的理论视角,按照课程知识类型与认知维度标注在线课程作业,基于课程目标达成度、章节进度设计、学科异质性构建的DOS三维分析框架,深入分析在线课程作业设计策略。通过对学堂在线八门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1440道作业文本数据的分析,得出在线课程作业设计策略以课程目标为导向、呈现学科异质性、由浅入深的特点,并提出了强化课程目标的导向作用、引入前沿智能技术及遵循知识特性与认知规律等建议。

赵宇航分享了论文《基于多维知识图谱框架的在线学习学习路径推荐模型》,分别从论文概况、研究设计、评估与分析三个方面介绍,首先介绍了该论文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结论,接着介绍该论文中作者采用的设计思路以及方法,包括知识图谱设计,数据收集,学习路径生成,学习路径推荐等算法,最后将本文的多维知识图谱模型与一维知识图谱模型进行对比,突出该论文采用多维知识图谱进行学习路径推荐的优势。

最后,参会人员围绕分享的内容和部门工作展开了交流和讨论。黄黎提到,部门全体人员应着眼于教务智能化研究,加强理论研究指导工程实践的能力,积极探索基于知识图谱技术的智能化学习支持服务实践,开展基于教育大数据的教学评价分析,精准刻画师生画像,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技术助力教与学的质量提升、以教育信息化赋能未来教育体系,推动“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智慧教育新生态的构建与完善。

(图文:冯余佳、赵宇航 / 审核:黄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