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入选教育部2022-2023年数字化赋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

发布者:蔡会霞发布时间:2023-10-27浏览次数:745

近日,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公布2022-2023年数字化赋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入编名单,我校提交的《“融思维”构建在线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探索》案例成功入选。近年来,我校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以信息化手段提升教育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曾先后获得江苏省智慧校园以及智慧校园示范校等称号。本次入选是对我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成果的再次肯定。


 

在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中,江苏开放大学主动承担“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江苏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使命担当,走出一条“守正、固本、循规、求新、明变”的江苏开放大学发展之路。在信息技术赋能教育中,学校以“融思维”构建学校在线教育数字化转型,其实质在于坚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学生个性化需求为导向,积极构建数字化赋能的育人体系,深化开放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教融合”内涵建设,形成了“智慧型、泛在化”的办学特色,构建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在线教育新生态。

 

秉承“融思维”的理念,致力于打造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更加美好的全民终身学习环境,深化数字化转型,为开放教育提供了融合“教、学、做、评、测、管”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与管理服务平台,服务73所市县开放大学,在籍学生17.4万名,教师4000余名(含外聘),课程839门,支撑7万余个虚拟班级通过平台组织教学过程,在线用户日访问量峰值达3400万次浏览量,并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实现智能化跟踪和提醒通道。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学分银行可信数字成果互认体系,加快终身学习成果互认与转换,服务用户数271万、联盟合作单位314家,存入学习成果数2410万条。基于“教育大资源”观,形成开放、共享、互联、共通的新型数字资源的协同共建模式,云计算协同推进江苏终身教育数字化资源库建设,资源总数为50.6万个,累计服务人数超过350万人。注重发挥数据要素的关键作用,夯实“数智江开”的底座,完善数据“采存算管用”工作流程,深度推进数据共享标准体系建设,提供更精准、个性化的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累计集成业务系统14个,数据9141万条;形成数据标准259个,代码标准698个;开放数据接口45个,共计调用97万次,覆盖学校人、财、物、教、学、管的全流程业务。

本次入选典型案例的《“融思维”构建在线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探索》是我校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成果缩影。后续学校将以建设江苏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深化教育改革为契机,通过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的理念重塑、结构重组、流程再造、内容重构、模式重建,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开放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枢纽作用,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服务江苏全民终身学习,为全国开放大学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江苏经验”,形成“江苏品牌”。

 

文:李凤霞  审核:黄黎、王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