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上午,信息化建设处在定淮门校区图书馆楼703会议室举行了“加强技术交流分享技术成果”主题活动,李凤霞、刘丽华和魏子涵分别进行有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学习分享与交流,会议由黄黎副处长主持,信息化建设处全体成员参与。
李凤霞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为题,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简介、引发的教育创新变革、教育应用场景、提示使用技巧、安全与技术伦理五个方面详细分享。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和主要技术,同时从方方面面探讨如何利用生成式大模型赋能教育教学,帮助学生解答问题,获取资源等;接着列举了一些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应用场景中的实际案例,展示利用前沿技术实现个性化的一对一教学;而在提示使用技巧方面,教育工作者要学会提问,一个好的提示才能引导模型理解需求生成更专业的答案;最后,强调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时安全与技术伦理的重要性,要注重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在教育方面,更要谨防学生形成技术依赖或学术滥造等问题。
刘丽华以《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办公自动化及教学智能化》为题,首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底层技术进行简要介绍,其以内容生成、人机交互和非结构化数据处理三大能力赋能办公场景,提升办公生产力。其次,针对国内现有的大模型平台,开展功能性的办公智能化实践。借助星火公文写作助手平台,展示公文、通知以及年度工作总结的撰写;借助文心一言,展示图片解析和思维导图的生成过程;借助WP·S AI,展示文本扩写、续写、润色,PPT制作,课程教案设计等功能的应用。随着大模型的普及,以智能化助力教师的教学工作,同时为学生提供更精准的个性化学习方案。
魏子涵以《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科研创新》为题,以科大讯飞的星火科研助手为案例,从成果调研、论文研读、学术写作三个方面展示了大模型对科研人员的帮助。在成果调研方面,只需输入关键词,星火科研助手便能迅速找到最新的相关文献,同时智能分析每篇论文的关注度、引用次数等关键指标,可以助力科研人员快速了解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论文研读方面,输入一篇学术论文,其可以快速研读,理解并分析论文结构重点且支持细节询问,使科研人员能够更快更准确的理解论文的核心思想和实验结果;而在学术写作方面,星火科研助手可以在学习多篇论文后给出一篇出色的文献综述,同时也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润色功能。上述功能可以为科研减负,让科研人员将工作重心更多的放在科研创新上。
会议最后,参会人员围绕分享的内容和部门工作展开了交流和讨论。黄黎针对分享内容提出建议,案例实践不能简单的堆叠平台功能,要从教师或者管理人员的工作中理清需求,点对点的借助业务线来进行实践,从而达到更好的分享效果,另外,也建议与会人员积极探索使用相关工具,做到真正的以AI赋能教学与办公。
文:刘丽华 图:冯余佳 审核:黄黎、李凤霞